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簡介
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創建于1959年,經過近60年的發展,科室總面積3200m2,現有2個普通病區、1個重癥監護病區、一個神經電生理室,床位134張(NICU床位10張)。2017年成為安徽省“十三五”臨床重點培育專科。
1、師資力量
科室現有85位醫護人員,其中主任醫師7人、副主任醫師6人,副主任護師2人、主治醫師9人、住院醫師3人、主管護師10人、護師及護士48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講師12人、助教5人。培養博士畢業1名,在讀博士5名,專科護士6名。
2、醫療設備
擁有呼吸機、CT機、MRI機、腦電圖儀、肌電/誘發電位儀、DSA機、多參數監護儀等完備的神經系統檢查和治療設備。
教學科研科室現為國家衛計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中國卒中學會的卒中中心、國家心腦血管病聯盟成員單位、安徽省卒中中心質控聯合體成員單位、中風120安徽特別行動組、國家衛計委神經內科專科醫師培訓基地。承擔臨床醫學、影像醫學、精神醫學、全科醫學、康復醫學、麻醉醫學、預防醫學等7個專業的一千余名本科生教學工作;平均年教學236個學時。培養碩士研究生50余人,獲研究生院級創新課題15項。
3、職責擔當
科室作為皖北神經病學診療、科研和教學中心,年門診量達6萬人次以上,年出院人次4000人以上,疑難危重疾病診治比例超過35%,服務對象滿意度確保98%以上,24小時卒中綠色通道開放,隨時完成急診溶栓、取栓及慢性腦血管閉塞球囊及支架開通術、完成公共衛生、婦幼保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等指令性任務。
4、專業特色
科室在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變性性疾病、神經免疫性疾病、周圍神經病及神經系統危重癥、疑難病等有著豐富的診療經驗,開展了副腫瘤綜合征的臨床診斷、腸壁α-突觸核蛋白的檢測在帕金森病診斷中的應用、細胞膜及核自身抗體(GAD AMPA抗體等)的檢測在自體免疫性腦炎診斷中的應用征的診斷及治療的研究、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的影像學診治價值探討、6分鐘步行測試在急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球囊擴張在腦卒中環咽肌失弛緩癥患者中的應用、3.0T磁共振技術(SWI、DWI、PWI等)腦梗死急性期缺血半暗帶界定、神經介入等相關高新特色技術應用,領先皖北,在省內神經病學的醫療中起到帶頭和指導作用。近年來,參與和主持各類科研項目,國家重點發展研究計劃(973計劃)1項、國家自然科學主任基金1項、教育廳重點課題6項;發表SCI論文 27篇;發明專利2項;出版著作4部;參編神經病學診治指南2部。現有神經電生理室一個,正籌備建立神經病學實驗室。
神經內科神經電生理室概況
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神經電生理室成立于上世紀70年代,是安徽省最早成立的腦電圖室之一。科室現有醫技人員7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1人,碩士研究生2人。中華醫學會安徽分會臨床神經電生理分會副主任委員1名,中華醫學會安徽分會臨床神經電生理分會委員1名,中國抗癲癇協會委員1名,安徽省抗癲癇協會副會長1名,安徽省抗癲癇協會理事1人。擁有日本光電視頻腦電圖儀和動態腦電圖儀各1一臺,尼高力視頻腦電圖儀1臺,凱威常規腦電圖儀1臺。丹迪肌電/誘發電位儀1臺,日本光電肌電/誘發電位儀2臺。多人在北京協和醫院、上海新華醫院、北京天壇醫院等國內相應領域知名醫院進行系統學習,具有較深厚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操作經驗。科室技術結構合理,醫療設備先進,承擔日常檢查和帶教、科研等工作。
腦電圖目前開展檢查項目有:常規腦電圖、視頻腦電圖、24小時動態腦電圖檢查。
肌電圖和誘發電位檢查:神經傳導速度、針極肌電圖、F波、H反射、重復神經電刺激、瞬目反射、交感皮膚反應、視覺誘發電位、腦干聽覺誘發電位、體感誘發電位檢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