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簡介
一、 科室概況
感染性疾病科前身是傳染病科,1961年成立,2002年更名為感染病科,現有醫師團隊25人,主任醫師4人,副主任醫師7人,博士研究生2人,碩士研究生19人(其中博士在讀3人);專職檢驗師2人;護理團隊44人,副高4人。
二、科室現狀
科室現有病區4個,共有床位151張,三樓肝病病區;四樓疑難復雜肝病、發熱待查病區;五樓疑難復雜感染、新發傳染病病區;六樓設有應急隔離病房25張,其中負壓病房3張。本科室從建科以來主要從事傳染病、肝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診治工作,經過60多年的不斷發展,科室逐漸形成了腦囊蟲的診斷與治療;各種肝衰竭的診治(包括人工肝治療);各種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化膿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結核性腦膜炎、隱球菌性腦膜炎、自身免疫性腦炎等)的診斷與治療;發熱待查的診治;疑難危重肝病診治;疑難危重感染診治;流行性出血熱及傳統傳染病的診治等特色,目前是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全國脂肪肝規范診療中心、中國慢乙肝臨床治愈(珠峰)工程分中心、全國人工肝及血液凈化技術師范中心、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傳染病專業)。
科研上經60多年的發展,現實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并設有王福生院士工作室,并成立了慢性病免疫與臨床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在脂肪肝發病機制、肝癌的發病機制、敗血癥的發病機制與臨床、新冠肺的發病機制等方面開展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準備申報成立公共衛生與感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為了適應疾病診治的需要,科室不斷開展新的診療技術,新技術引進與開展情況如下:1)肝硬化相關并發癥的介入治療;2)B超引導下的肝穿刺肝組織學檢查;3)人工肝血漿置換+持續性血液濾過;4)肝癌介入治療及靶向聯合免疫治療;5)2016年底科室引進FibroScan(502)開展肝臟無創性肝纖維化檢測;6)恙蟲病的特異性診斷;7)經頸內靜脈肝穿刺;8)各種不同的人工肝模式治療肝衰竭;9)肝衰竭與肝硬化的營養評估及在臨床上推廣應用;10)脂肪肝管理模式的建立及管理等。
傳染病科實驗室擁有先進的檢測儀器,引進羅氏免疫化學發光 e411和羅氏 Combas Tacman 48,目前開展高靈敏的PCR檢測以及羅氏HBVDNA、HCVRNA,并開展乙肝二對半定量檢測、甲肝抗體、乙肝二對半、丙肝抗體、戊肝抗體、肝纖維化四項、出血熱抗體及自身免疫性肝炎抗體譜等。
三、多次參與突發衛生公共事件
感染科多次參與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診治,包括2003年抗擊非典、2005年淮北地區0157H7的流行、2005年泗縣的甲肝疫苗事件、2008年天長縣的霍亂流行、2014年埃博拉疑似病人的隔離與治療等;在2020年抗擊新冠疫情中,感染科舉全科之力,不畏懼不退縮,奮勇向前,在此次戰役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