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簡介/
腫瘤外科-中德乳腺病區簡介
腫瘤外科-中德乳腺病區成立于2019年7月1日,源于與德國著名乳腺病專家塔奇曼教授全方位的深度合作。現有醫師17人,護士18人,科室秘書1人,其中主任醫師2人(教授1人),副主任醫師4人(副教授5人),副主任護師1人。所有醫師均為碩士以上學歷,其中博士8人。科室現有江淮名醫1人,碩士生導師5人,博士生導師1人,具有規培師資資格5人。每年為蚌埠醫學院培養研究生3-4名,為我省培養住院醫師3-5名。全年門診量達3萬余人次,出院人數達3800余人次。病區注重開拓創新,在乳腺腫瘤、甲狀(旁)腺腫瘤和胃腸道腫瘤的診治方面具有鮮明特色,接診的患者均建立長期的隨訪檔案,腫瘤治療水平達省內領先國內先進水平。 疾病診治
乳腺疾病:2018年,在塔奇曼教授、錢軍教授的帶領下合作成立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腫瘤外科中德乳腺MDT”中心,同年建立起乳腺癌多學科診治團隊(MDT),每周三(工作日)為乳腺癌患者提供以專病為中心的多學科的綜合治療,使每位就診的乳腺疾病患者得到與國際同步的規范化治療。在塔奇曼教授指導下建立起乳腺癌SOP診治流程,使每位乳腺癌患者得到國際專家的治療指導。病區在省內率先開展乳腺癌保乳手術、前哨淋巴結活檢術、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術、乳腔鏡手術以及乳腺疾病微創治療等技術。作為為數不多的全國保乳示范中心之一,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保乳率達20%以上,處于省內領先地位。 甲狀腺腫瘤:遵循國際甲狀腺癌診治指南,在規范化治療的前提下開展針對甲狀腺癌的微創和美容治療——腔鏡輔助小切口甲狀腺手術、經乳暈甲狀腺手術,經腋窩甲狀腺手術,經口甲狀腺手術等實現頸部無瘢痕操作。病區已開展納米碳甲狀旁腺負顯影術、甲狀旁腺原位保留術、甲狀旁腺皮下移植術、功能性保留頸部淋巴結清掃術;術中常規應用喉返神經探測儀;可針對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復雜性復發性甲狀腺癌進行手術治療。已建立基因水平上的甲狀腺癌高危復發人群篩查、細針穿刺診斷、微波消融治療及個體化治療體系。 胃腸腫瘤:堅持微創治療理念,使患者在規范化治療基礎上得到個體化服務。開展對進展期胃腸惡性腫瘤的新輔助化療(放療)—手術—術后輔助化療的綜合治療模式,較傳統單純手術治療模式比較,顯著提高胃腸惡性腫瘤患者的根治性手術切除率,優化胃腸惡性腫瘤患者的總體治療效果。目前團隊常規開展各種腔鏡手術,在院內率先開展超低位保肛新技術,經肛門直腸全系膜切除術(TATME)和腹部無切口經自然腔道取標本直腸癌根治術(NOSES手術)。加速康復(ERAS)理念及全程化管理理念貫穿整個治療過程。 診療范圍
乳腺、甲狀(旁)腺、胃腸及部分肝膽等良惡性疾病,惡性黑色素及軟組織腫瘤。 技術優勢及診療特色
乳腺方向:1)傳統的臨床技術: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保乳術、乳腺癌改良根治術;2)已開展的新技術:乳腺穿刺和旋切術、乳管鏡檢查技術、各種乳腺癌保乳術(容積移位、替代技術)、背闊肌肌皮瓣乳房重建術、帶蒂橫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乳房重建術、假體植入術。3)特色技術:微創技術在乳腺疾病中的治療已達國內先進水平,腹腔鏡下帶蒂大網膜組織乳房整形術、腔鏡輔助下背闊肌復合組織瓣乳房重建術、免充氣經腋窩假體植入術等。甲狀腺方向:1)傳統的臨床技術:頸部巴結根治性及改良性清掃、復雜甲狀腺癌的切除及巨大頸部轉移灶的根治、胸骨后甲狀腺腫瘤切除、甲狀腺癌侵犯食管、氣管及頸大動脈的切除與再造術。2)已開展的新技術:復雜甲狀腺腫瘤術中喉返神經探測儀監測術、甲狀腺癌術中納米炭染色保護甲狀旁腺術、側頸切口甲狀腺腫瘤切除術、腔鏡甲狀腺腫瘤切除術(包括胸乳、腋下、口腔前庭入路)、micooli 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清掃術。3)特色技術:復雜甲狀腺腫瘤切除術、經腋腔鏡甲狀腺腫瘤切除術、胸骨后甲狀腺腫瘤切除術、免充氣腋下入路腔鏡甲狀腺技術;腔鏡輔助(改良Micooli)在甲狀腺癌側頸淋巴結清掃的臨床應用。消化道腫瘤方向:1) 傳統的臨床技術:全腹腔及腹腔鏡輔助鏡胃癌、結直腸癌標準化根治手術胃癌、結直癌聯合臟器切除術、胰腺癌、肝癌、膽囊癌根治術;2)已開展的新技術:胃后Grota 筋膜的預先拓展在腹腔鏡全胃切除中的應用;梭形管狀胃代食管在腹腔鏡游離胃食賁門及管癌根治術消化道重建中的應用;食管胃結合部癌的雙通道吻合。3)特色技術:全腹腔胃癌D2+CME 及三角吻合,腹腔鏡近端胃癌切除+雙通道重建術、全腹腔鏡下全胃切除術+π型食管空腸吻合術、腹腔鏡下低位直腸癌TME、超低位保肛術及腔鏡下側方淋巴結清掃術。 科教成果及獲獎
病區目前已主持承擔國家科研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5項。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其中SCI論文20余篇;開展新技術10余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 病區專家介紹
錢軍 腫瘤外科科主任、腫瘤外科教研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安徽省江淮名醫。從事臨床工作35年,擅長乳房腫瘤以及甲狀腺腫瘤的新技術新療法,對復發性甲狀腺癌、乳腺等復雜性疾病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以各種乳腺癌根治術及保乳手術,甲狀腺癌各種手術。開展乳腺1/2象限切除+腋窩淋巴結清掃在乳腺癌保乳術中應用,亞甲藍染色法反向腋窩淋巴作圖在乳腺癌術中應用(以上技術獲院高新技術三等獎)。目前擔任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會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乳腺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乳腺疾病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海西乳腺微創美容外科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結直腸癌肝轉移治療委員會委員,安徽省醫學會乳腺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手輔助腔鏡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微創醫學會理事,安徽省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安徽省抗癌協會理事會常務理事,安徽省抗癌協會腫瘤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秘書長,安徽省醫療器械審評專家庫專家,安徽省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組專家,安徽省腫瘤治療中心專家組成員,蚌埠市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蚌埠市抗癌協會理事長,蚌醫一附院首屆營養護理專業委員會特聘專家。擔任《蚌埠醫學院學報》常務編委、《中華解剖與臨床》、《中華診斷學電子雜志》編委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等多家學術期刊審稿專家。目前承擔國家級課題一項,省教育廳科研課題二項,橫向課題一項,蚌埠市科技項目二項。在省級國家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40余篇。 鄧軍 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醫30年。主持參與多項廳級課題,發表論文20余篇.德國Paracelsus clinic醫院訪問學者。擅長甲狀腺和乳腺腫瘤的診治和外科手術,對疑難甲狀腺和乳腺腫瘤的診治有豐富經驗和較高造詣。 張明亮 腫瘤外科教研副主任,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醫時間:15年。主持多項安徽教育廳重點及蚌埠醫學院重點課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公開發表論文20多篇,擁有發明專利8項。社會任職: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乳甲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乳甲專業委員會乳腺微創整形與修復重建學組委員;安徽省醫學會乳腺病學會常委;安徽省醫學會乳腺病學會整形與再造學組委員;安徽省抗癌協會腫瘤精準治療委員會常委;安徽省抗癌協會腫瘤微創整形與修復專業委員會委員;安徽省醫師協會乳腺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安徽省醫師協會甲狀腺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安徽省老年醫學會乳腺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兼秘書;安徽省醫師協會微無創專業委員會委員;蚌埠市抗癌協會監事;《Breast cancer and research》等SCI雜志Peer Reviewer;《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轉化醫學雜志》審稿專家。專業技能特長:德國馬格德堡大學附屬婦產醫院訪問學者,主持開展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臨床新技術5項,國家級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分中心PI,擅長各種乳腺及甲狀腺良、惡性腫瘤綜合治療,腔鏡外科手術及微創手術治療。 喻大軍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擅長食管、胃腸消化道腫瘤,擔任中國NOSES聯盟分會理事;安徽省全科醫學會消化道腫瘤分會委員;安徽省抗癌協會頭頸專業委員會秘書委員;安徽省醫學會乳腺病學分會青年委員;安徽省老年醫學會乳腺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安徽省抗癌協會理事;蚌埠市抗癌協會理事;安徽省乳腺專科醫療聯合體委員。 金鑫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擅長甲狀腺及乳腺腫瘤的診斷與治療,尤其擅長乳腺癌保乳與再造手術,甲狀腺腔鏡手術治療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新农夫导航视频大全,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