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打造平安醫院紀實
2021-01-12 09:31:36 法治安徽網
為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做好平安醫院建設重點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安全防范能力建設,有效防控涉醫違法犯罪發生,營造安全就醫環境,近年來,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按照省衛健委、省公安廳關于推進平安醫院建設的工作安排與部署,著力從提升防控能力及長效機制建設入手,加強領導,統一規劃,全力構建集“治安、消防、糾紛調處”于一體的內部防控體系建設,并根據國家、省、市衛健委的統一部署,針對醫院各類安全風險點開展排查、整改工作,做到逐項整改,逐條驗收。在堵漏建制、強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設的同時,完善醫警聯動處置機制,收到明顯成效。
加強組織領導 健全工作機制
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是皖北地區規模最大的“三甲”綜合性醫院。加強安全防控系統建設,及時消除醫院各類安全隱患,營造安定有序的診療秩序,既是醫院能否快速發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廣大醫務人員的共同呼聲,更是為民提供健康服務的重要保障因素。在統一思想、深化認識的基礎上,醫院黨政領導調整了平安醫院建設的組織領導機制,形成院長負總責,分管院長直接抓,保衛部門具體實施,醫患關系科及相關科室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為加強領導組織協調,醫院每周行政例會及全院科主任、護士長大會上聽取保衛、醫患等部門的工作情況匯報,研定具體工作措施和整改意見。遇有重大專項和突發情況及時開會,研定對策。為落實目標責任,醫院每年與各黨總支負責人簽訂綜合治理目標責任書,將綜治工作列為年度考評的重要內容,嚴格實行安全“一票否決權”。每年4月份是醫院設立的“安全月”,保衛、質管、醫患等部門都在“安全月”活動期間運用電子屏幕、板報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和各類培訓、演練,提升大家的創建意識、安全意識,引導廣大醫務人員齊手共建“平安醫院”。
加快“三防”建設 著力提升防控能力
按照國家衛健委、公安部文件要求,在省、市衛健和公安部門指導下,結合醫院人流量、地域范圍、建筑布局和治安狀況等實際情況,配強了專職保衛隊伍和保安人員。院保衛科工作人員18人,主要負責全院消防監控和重點要害部位安全管理。經面向社會招標,聘用駐院保安人員165人,負責全院治安巡查、門崗值守、秩序維護、病區管理、消防安全等工作任務。針對醫院地域較大、布局分散、人流量大等特點,醫院成立了專職治安巡邏隊和微型消防站,實行7 X 24小時巡查制度,針對醫院車流量大,管理難度大問題,醫院公開招標引進車輛管理公司、共47名車管人員負責醫院車輛管理等。十萬平米的9號樓綜合病區投入使用后,大樓地下機械車庫投入運行后緩解了醫院停車難的狀況。尤其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期間,由于事先規劃、科學管控,從而確保了院區車輛進出、停放、通行有序通行。
為有效管控醫院及周邊治安動態,提升預警和先期控制處置能力,近幾年,蚌醫一附院(簡稱)加大投入,進一步完善視頻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集中、整合全院視頻監控資源,建立醫院視頻監控中心,病區護士站均安裝了一鍵式報警裝置。針對仍有部分監控“死角盲區”問題,醫院正開展全院視頻監控資源調查、規劃、落實等相關工作。
為加快物防系統建設,醫院不斷加大投入,配備了通訊設備和防護器材,在門急診部等突發事件易發區配置了對講機、橡皮棍、防刺背心等防衛裝備,購置一輛專用消防車和一輛治安巡邏車,在院內顯要位置建立固定警亭4個,蚌埠市公安局龍子湖區分局在醫院成立了駐警警務室,每天有2名民警輪班值勤。警醫聯動機制的建立,提升了震攝違法犯罪、快速處置能力。廣大就醫病患和醫務人員的安全感明顯提升。
消防安全是醫院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今年,蚌醫一附院更換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器694具,滅火器箱85個,消防水帶200條,呼吸器37具,消防巡查1460次,維修消防設施80處;為提高應急處置能力,醫院組織專職消防人員和醫護人員開展5次模擬消防演練,確保了全院無火災火情事故發生;組織安排消防維保公司對全院消防給水、消防電路、消防控制系統進行保養檢測,全年排除消防水系統故障10余處,確保了消防用水安全。
排查化解涉醫糾紛 維護醫院安全有序
醫院9號樓綜合大樓的啟用,意味著蚌醫一附院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但醫療糾紛作為醫院難以避免的“負產品”,也是影響醫院安全發展和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不良因素。為筑建醫患互信的橋梁,蚌醫一附院于2008年6月在全省就較早成立了醫患關系科,并配備5名專職人員,其中3名碩士(一名法律碩士、一名醫學碩士、一名衛管碩士)。對于患者投訴,經逐人登記、當日移送、當面反饋,平息化解了大量投訴糾紛,發揮了平息怨氣、化解矛盾的窗口作用。
為依法維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提升醫院防控醫療風險能力,醫院每年向“人保”投250萬元購買醫療責任險和醫療意外險。醫院內部又設立了“醫療風險基金”,醫院對各臨床科室按風險等級提取基金予以1:1配套,年終統一考核,獎罰兌現,增強了醫護人員的風險意識,責任意識。醫院定期分析醫療安全形勢和糾紛類別通報,無論是醫源性糾紛還是涉及服務態度等非醫源性糾紛都緊抓不放。
國務院《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頒布后,結合貫徹省政府第276號令《安徽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置辦法》,蚌醫一附院定期舉辦專題講座,重點宣講糾紛預防和風險控制,并認真落實醫院投訴管理辦法和“首訴負責制”。
2010年1名政法干部和1名公安干警進駐醫院后,形成院內第三方糾紛調處機制,駐院民警主持醫患雙方溝通對話,對參與醫鬧,采取過激手段的主要人員,現場調查取證,通過公安人口信息系統查明其身份,予以口頭警告,對執意不改者,轉告駐地派出所強行帶離現場,依法傳喚。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配合醫院疫情防控工作,駐地公安分局(龍子湖分局)在醫院設立警務室,每班安排2名正式干警駐勤值班。另外,在公安機關支持下,借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強勁勢頭,蚌醫一附院配合公安開展了打擊“職業醫托、號販、騙取病人錢財”的整治治安亂象專項行動,將以刑滿釋放人員為主的販號、擾亂正常醫療秩序的團伙一舉摧毀,并運用電子屏幕、放置警示牌,懸掛“防醫托”橫幅,印發宣傳單等形式,提醒就醫群眾,避免上當受騙。
“警醫聯動”不僅震攝了涉醫違法犯罪,解決了院內長期頑而未結的“扒竊、醫托、黑車”等治安問題,凈化了周邊治安環境,而且提升了醫務人員的安全感。自“警醫聯動”以來,蚌醫一附院未發生盜竊、治安等重大刑事案件,未發生群體醫鬧、辱醫、傷醫事件。
營造良好的醫療生態環境,破解“信任危機”“沖突對立”等現實難題,構建“信任、友善、合作”的新型醫患關系尤為重要。作為面向社會,面向百姓的開放型、服務型的公共場所,醫院安全形勢始終處于復雜、多變的局面,在省衛健委和省、市公安機關指導下,醫院將進一步加強防控體系建設,持續排查各類安全風險隱患,將風險排查、整改與創建“平安醫院”工作有機結合,形成常態化的工作方式,提升醫院安防能力,全力保障醫務人員和就醫患者的安全,通過推進平安醫院建設,營造良好的醫療環境,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保駕護航!
(呂宏偉)